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戈马城郊,卡尼亚鲁钦亚(Kanyaruchinya)——这片往昔满是临时棚屋的难民营,当下已不见人影。此地往昔曾是避难之所,可如今却成了战火与绝望的目睹者。2月2日,大约10万名因冲突而被迫背井离乡的刚果民众,开启了漫长的返乡之路。而这一事件背后所牵扯的,不单单是他们个人的命运,更和整个地区的稳定与未来息息相关 。
卡尼亚鲁钦亚营地曾经是这些刚果人的临时栖息之所,由临时搭建的木屋与防水布搭建起他们的安身之处。但随着M23武装势力的推进,这座营地已然成为过去。M23武装势力的进攻致使更多平民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。戈马周边的战争局势愈发激烈,刚果政府与M23之间的矛盾随时可能爆发,而民众艰难的生存状况已然成为无法忽视的事实 。
“营地中的日子满是痛苦与饥饿。”克里斯汀·布维扎(Christine Bwiza)作为最后一批撤离营地的人员之一,话语间尽是无奈与愤懑。糟糕的卫生状况、频发的霍乱疫情以及粮食匮乏,已然让这些无辜民众疲惫不堪。她表示,尽管众人都有离开的坚定决心,可未来依旧被恐惧笼罩 。
数月之前起,M23武装便在刚果东部加大军事行动力度,其目标锁定在矿产资源富足的区域。鉴于武装冲突不断延续,地方政府与军队的管控能力逐步减弱,这使得该地区陷入全面失控状态。更为棘手的是,刚果政府与卢旺达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,双方均指责对方为各自的敌对武装提供支持。刚果方面觉得卢旺达政府在背后扶持M23,而卢旺达则指责刚果与“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”勾结,后者的成员与1994年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存在关联 。
这一系列的指控与反指控,让原本就混乱不堪的局势愈发错综复杂。M23武装占领戈马之后,要求这些难民撤离,还立下誓言要将他们送回“自己的家园”。这些人毫无选择的余地,只能被迫离开,内心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。
十万人的撤离并非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动,它象征着无数个无辜家庭的支离破碎。在这些人中,绝大多数都渴望回到自己的故乡,哪怕这要直面未知的风险。“我们别无他法,家园遭占领,只能离开。” 一位年近四十的居民带着哭腔说道。对他们来说,虽然回家的命运吉凶难测,但那毕竟是他们往昔熟悉的所在,是已然失去的故土 。
伴随M23的推进,戈马市的人口数量持续攀升,如今已有近百万居民,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战争难民。由于战火持续蔓延,这座城市面临的人道危机愈发严重。在戈马的街头巷尾,战士们的踪迹随处可寻,他们有的在执行巡逻任务,有的在进行检查工作,甚至在夜间强行进入民居,威胁并逼迫当地居民搬运食物和水源,而且丝毫不给予任何报酬 。
在世界范围内,刚果东部发生的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。联合国早就将M23反政府武装定义为恐怖组织。然而即便如此,该地区的持续动荡局面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,国际社会提供的援助以及实施的干预措施,都难以切实缓解当地民众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。
在此期间,刚果政府指责卢旺达为M23提供支持,然而卢旺达却坚定地否认了这一指控。情况更为复杂的是,卢旺达和刚果在上世纪90年代的种族冲突中就结下了深厚的积怨,直至如今都没能彻底实现和解。持续攀升的敌对情绪以及外交上陷入的僵局,让该地区的局势愈发难以捉摸。
在这片千疮百孔的区域,难民们遭遇着更为残酷的现状。不管是背井离乡的民众,还是卷入其中的各个势力,都在这个巨大的漩涡里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。而在戈马,往昔曾作为庇护之地的地方,如今已然成为了战火的见证者 。
国际社会可否借助更具成效的干预举措,助力这些无辜民众摆脱困境?
#深度好文计划#